新闻资讯
NEWS

新闻资讯

最专业的美发工作室,让您的美丽从头开始

完美之路——杭州马可·波罗的“天堂之城”展览于中国美术学院开幕澳门威尼斯人娱乐场-Venetian Macao Casino

时间:2024-11-12 18:01:18

  澳门威尼斯人娱乐场-Venetian Macao Casino(访问: hash.cyou 领取999USDT)

完美之路——杭州马可·波罗的“天堂之城”展览于中国美术学院开幕澳门威尼斯人娱乐场-Venetian Macao Casino

  威尼斯双年展主席皮特兰吉洛·布塔福科,中国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江,意大利驻上海总领事安缇雅,浙江省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钱晓芳,威尼斯双年展总干事安德烈·德尔·梅尔卡托,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威尼斯双年展当代艺术历史档案馆馆长黛博拉·罗西,浙江省人大民族华侨(外事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陈瑶,意大利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处处长达仁利,浙江省外办党组书记、主任顾建新,展览策展人路易吉娅·洛纳尔德利,浙江贸易促进会副会长葛学斌,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副厅长吕伟刚出席开幕式并为“完美之路——杭州,马可·波罗的‘天堂之城’”展览剪彩。

  出席开幕式的还有威尼斯双年展视觉艺术和建筑新闻办公室主任玛丽亚·克里斯蒂安娜·科斯坦佐,双年展主席助理玛丽亚格拉齐亚·蓬托尔诺,第12届卡塞尔文献展联合策展人罗格·比格尔,浙江省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总经理蒋国兴,天津美术学院院长邱志杰,浙江省文史研究馆专职副馆长姜玉峰,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沈浩,中国美术学院副书记傅巧玲,温州大学纪委书记李都金,省委组织部公务员三处处长金国强,浙江省外办欧洲处处长孙蓓蕾,中国美术学院老领导宋建明、胡钟华、王赞,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司徒立,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参展艺术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施慧,普利兹克奖获得者、法兰西建筑科学院院士、第10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参展艺术家、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法兰西建筑科学院院士、中国美术学院教授陆文宇,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副院长王小松,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全体委员。

  金一斌指出,“完美之路——杭州,马可·波罗的‘天堂之城’”是一场跨越山海、和合共生的友好聚会。中国和意大利,都是有着丰富文化遗产和悠久历史传统的文明古国,对人类文明演进有着奠基性贡献。2000多年前的古丝绸之路将两国紧密相连,推动着文明互鉴进程,体现了两国文化通的包容和创造气质。2024年是中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一直以来,两国的艺术家互相尊重、认同彼此,在当代艺术领域中屡屡创作出高质量的作品。中国美术学院的诸多教师,曾多次受邀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今天,威尼斯双年展走进中国美术学院,是响应两国文化合作计划的一个积极实践。

  金一斌认为,“完美之路——杭州,马可·波罗的‘天堂之城’”还是一次纵贯古今、横贯中西的文化对谈。中意两国以自身磅礴的历史文明,互为语境、彼此映照,凭借文明的力量,让历史发声于当代、作用于当代、贡献于当代。两国根深叶茂的友好关系,全方位滋养着中国美院和威尼斯双年展在各自的百年发展进程中,以艺术为“武器”,向时代、向现实发问,成为推动20世纪艺术史发展的重要力量。此次参展的作品,不仅反映了艺术家们对当下社会现象的洞察,也表达了他们对未来美好愿景的向往,我们通过体验作品沟通心灵、彼此理解和尊重。未来,中国美术学院将以更加开放的眼光,更加开阔的胸怀,面对世界各国的文明创造,在美术、建筑、电影、设计等各领域展开深度交流,链接全球。以“风”之灵动善变,追寻中西艺术文化交融,重新发现世界。

  安缇雅谈到,意大利与中国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友谊关系,意中两国之间的艺术交流对于两种文化的碰撞与融汇有着重要的意义。威尼斯双年展走出意大利的第一站,放在与威尼斯有着深厚历史渊源的中国杭州。展览共汇聚了18位(组)中国艺术家和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家团体的43件(组)作品。他们杰出的作品为两国之间的艺术文化交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国美术学院和威尼斯双年展是两个重要的文化机构,双方都有着非常强的艺术组织能力、策划能力以及重大的艺术影响力、国际传播力。700年来,马可·波罗的名字一直代表着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交流,希望这次纪念马可·波罗的展览能够成为意中两国文化交流的一大盛事。

  达仁利谈到,本次展览是一次丰硕的成果,它代表着意中两国古老而深厚的友谊,是两个古老文明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既根植于双方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又通向未来的远景合作,是马可·波罗之路的另一种延续。700多年前,马可·波罗从威尼斯来到中国,通过他的讲述,第一次将中国卓越的东方文化展示给欧洲,让西方世界了解中国。今天我们汇聚到中国,汇聚到杭州,希望双方通过文化的交流、经验的交换、资源的共享,去共同面向我们的未来。

  黛博拉·罗西提到,威尼斯双年展当代艺术历史档案馆保存的历史文献,是双年展所有的记忆。当代艺术历史档案馆利用这些档案开展研究、调查和学习,与文化机构共同谋划未来的项目和计划。威尼斯双年展是在意大利文化部的大力支持下举办的,1998年,来自中国的年轻艺术家第一次参与到威尼斯双年展。自2005年起,威尼斯双年展专门设立“中国馆”。艺术、文化的对话永远没有界限,永远没有限制。“今天只是万里之行的第一步,坚信未来会创造出更加完美的合作成果。”

  许江指出,“完美之路——杭州,马可·波罗的天堂之城”这个标题让杭州成为他者,马可·波罗则成了某种主体的目光。早在700多年前马可·波罗就在世界的东西双方之间传递着一种神奇的目光。《马可·波罗游记》是第一次向西方展示中国的奇书,也引起西方人第一次谈说中国的传奇。这本书的意义引发了世界新航线的开辟和新大陆的发现,甚至为全球的知识视野带来巨大变迁和端倪,世界也从马可·波罗的眼中获得了对于古中国的善意和夸赏。

  许江谈到,这个展览表达了策展人路易吉娅·洛纳尔德利的专业眼光和对中国艺术的理解。“风造就了天空”,恰如苏轼在《前赤壁赋》中的名言:唯江上清风、山间明月,耳遇为声,目遇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此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一种自然的诗意,如若清风,溢满整个展览,酝酿着某种情往兴答的和谐姿态。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希望中国美院和威尼斯双年展双方秉持文明互鉴、艺术交融、创意共生的原则,建立良好的交流关系,深化合作内容框架,展现东西方艺术的独特魅力与价值,共同拓展当代艺术创作新边界。

  “完美之路”是描述“道”的一种方式,围绕这一主题,展览汇集了活跃于中国当代艺术体系中的艺术家们和创作集体(按姓氏首字母排序):曹澍、陈量、程然、戴陈连、冯冰伊、高世强 + 山水创作集体、许江(第10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参展艺术家)、康凯雯、刘韡(第51届、58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参展艺术家) 、刘毅、邱志杰(第53届、56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参展艺术家、57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 、石冰+林仪、杨福东(第50届、52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参展艺术家)、叶御风、易连、应歆珣、袁可如和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创作团队、中国美术学院动画与游戏学院创作团队,以及伊斯坦布尔本土艺术家切夫德特·埃雷克(Cevdet Erek)设计的舞台《两栖》,他们以开放的视野关注传统,同时也充分拥抱最新的科技发展。

Copyright © 2018-2024 澳门威尼斯人美发造型设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备案号: